百家讲坛:《向古人学家教》合集
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
文字来源于央视百家(cctvbaijiajiangtan)
第一集 孔子的育儿经
公元前551年,孔子出生于鲁国,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。孔子两岁时,父亲就去世了,由母亲抚养长大。孔子在20岁那年,出任鲁国小官。由于孔子一直努力读书,他的学问也越来越渊博。尽管孔子对于改进社会秩序颇有见地,然而,鲁国的国君对于他的劝告却置之不理,从此孔子决定通过教学传播他的思想。自孔子30岁起到他72岁去世,他的学生约有三千名,其中有七十二位,后来成为有名的学者。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,被广泛传播,影响深远。因此,孔子也被后世称为孔圣。
孔子二十岁时,得有一子,取名为孔鲤,字伯鱼。那么,作为一代教育家,孔子对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施教的呢?对于当今的父母来说,孔子育儿又有哪些可以借鉴之处呢?
孔子教育儿子是从读书识礼开始的。在他看来,《诗经》中的文章,多半是与修身、齐家有关,《礼》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,离开这些,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活。他的这种“重德教”的教育方法,即后世称谓的“诗礼传家”,时至今日,仍值得我们借鉴。
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饱读圣贤书的孔子认为《诗经》是一个好的教化工具,“不学诗,无以言”足以概括这本书的巨大意义。而与《诗经》相提并论的便是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中提及的《礼》。《礼》以《周礼》为代表,记载了先秦时期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风俗、礼法等等,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。那么,孔子让儿子孔鲤学习《礼》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?“ 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对于当今究竟有哪些现实意义呢?
向古人学家教2 孟母教子
提起刘邦,人们更多的会想到他是开创了西汉200多年基业的充满了传奇的一代帝王。可是,我们今天却要抛开刘邦的帝王身份,从他另外一个角色讲起,父亲,那么作为父亲的刘邦又是什么样的呢?当他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,他又会有怎样的表现?
历史上关于刘邦如何教育他的孩子们鲜有记载,毕竟他是作为一个帝王被载入史册的,可是有幸的是,刘邦在临终之前写了一封家书给自己的儿子刘盈,通过这封家书我们看到了作为爸爸的刘邦有自我批评,有对孩子对期许,甚至对孩子的交友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,那么刘邦的这封家书对我们今天教育孩子会有哪些启示呢?
向古人学家教4 神童父亲的烦恼
刘向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,本名更生,字子政。他精通儒家经学和道家方术之学。由他编著的《别录》一书,成为我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。他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国目录学之祖。
刘向有3位优秀的儿子,最为突出的便是小儿子的刘歆,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,并且对天文历法、史学诗赋等无所不精。从小被视为神童的刘歆,年少时就得到了当朝皇帝的器重。然而作为神童的父亲,刘向不仅没有表现出欣喜自豪,反而却是忧心忡忡。在他写给刘歆的一封家书中,表达了父亲的种种担忧之情。
有学者评论说,刘歆尽管聪慧过人,但是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屡遭挫折,却扭曲了他的心态。他苦苦反思的结果不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淡泊明志、潜心为学的人,而是决定不择手段谋求功名利禄。俗话说,“知子莫若父”,刘向在儿子初登仕途时,便及时写下了《戒子歆书》,可谓目光精准。那么,在刘向对于儿子的殷殷教导中,还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呢?
向古人学家教5 家庭教育并非“百无禁忌”
向古人学家教6 诸葛亮的教子智慧
向古人学家教7 “愤青”嵇康的家训
向古人学家教8 白居易的教育智慧
白居易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,也是唐朝诗坛上作品最多的诗人,仅是流传至今的诗歌,就有三千首之多。其中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成为传世名篇。那么,提倡以诗歌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白居易,在家庭教育方面,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。白居易一生唯一的儿子不幸夭折,于是他将自己的教育热情倾注到了侄辈们的身上。那么,作为长辈的白居易,留下了哪些蕴含人生智慧的诗歌?
白居易把立身处世分为刚和柔,在他看来太刚太柔都不利于立身处世,立身处世的要义就是居中,不能偏执一端。可以说这也是白居易为官四十余年,历经官场凶险,风云变幻之后的人生经验。那么,除了居中守正,这首诗还能给予我们哪些启示呢?
《遇物感兴因示子弟》,是白居易在七十高龄时,总结一生的处世方式,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子孙的一首诗。晚年的白居易,大多是以“闲适”的生活反映自己“穷则独善其身”的人生哲学。那么,在白居易写给子孙后辈的诗中,还有哪些反映出他的这种人生观呢?
图文来源于央视百家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您看此文用 分 秒,转发只需1秒哦~
您看此文用